师说 | 从未名湖到薄扶林再到西丽湖:张梦竹老师专访

2023-12-19

编者按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始终聚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和深圳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国家战略需求,努力建设国际领先的湾区城市人居环境创新研究团队,学院也持续涌入新的师资力量为学院建设贡献力量。


为此,城规记者团开展“师说”——学院青年教师系列采访栏目,带大家近距离感受青年教师们背后的科研、生活、课堂等故事。


今天,来看看张梦竹老师的故事。


PART 1

求学

01 关于北大“那是一段非常有趣且充实的生活”

在北大读研的三年,张梦竹老师在导师的带领下完成了学术启蒙并与学术研究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回忆起北大的时光,她说:那是一段非常有趣且充实的生活。

硕士期间,张老师在导师的带领下穿梭于北京各处,他们考察着多样的城市现象,也共同探索着一些以前从未在书本里见过的社会问题。其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他们观察到一些住在北京和河北省交界处的“北京人”却在四五十年间从未去过北京(都市区范围内),固有认知中的‘正常’和现实生活中的差异冲击着张老师对于城市的理解。这种生活方式的差异引发了张老师对社会不平等的思考,也让张老师在后来的研究中更加重视那些被社会忽略的群体。北大的学习生活格外辛苦充实,而这段经历也帮助张老师从本科时的工科思考模式开始往地理学学术思维开始转变。她开始关注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意识到相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人们面临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机遇,这也是促使着她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初心之一。

“我觉得北大很包容和多元,在这里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擅长并且喜欢的事”在北大的学习经历中,张老师深深爱着这所大学独特的兼容并包的氛围。与其他大学不同的是,北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思维,激励他们思考未来可能性的同时并对各种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张老师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科研任务,还积极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北大这种独特的校园氛围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研究,也鼓励学生在闲暇时间参与多种社会实践和文化活动。这种氛围让张老师由衷地感受到在北大的归属感和成长。这里不仅是一个卓越的学术殿堂,更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张老师找到了知识的源泉和灵感的滋养,她体验到了思想的碰撞并开拓了全新的视野。这些特殊的回忆和感受让她下定决心在博士毕业后回到北大,继续在这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环境中进行学术研究。

张老师和导师在北京京郊开展社会调研

 

北大课题组同门在北京前门社区开展社会调研


02 “这是一个非常自由和随心的决定”

张梦竹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她在香港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体验,并对香港的多元性和国际化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老师说,当时她也收到了其他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奖学金,然而,出于诚信考虑她最终决定选择留在香港攻读博士学位。张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自由和随心的决定”。在做出这个决定时,她并未过多考虑其他因素,而现在,她意识到年轻一代的学子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或学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知。

"我注意到,包括我后来的师弟师妹在内的新一代人,我们所谓的'17后',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张老师说道。

她谈到了与一些留学归来的同龄高校青年教师的交流。他们发现新一代的研究生们早早就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会提前了解导师的研究风格和指导方式,有时甚至会根据导师的风格来选择学校。这也意味着,即使某所学校排名较低,但如果某位导师在某个特定领域有出色的指导成果,他们也会选择这所学校。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年轻人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更清晰认知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我们那一代人博士升学选择时比较简单,我们只考虑到老师和学科本身,没有太多细致的调查。" 张老师笑着说道,"而后来学生的关注内容可能会更加理性和全面。"

03 “香港是一个非常多元的都市”

被问及对香港的评价时,张老师形容道:"香港是一个非常多元的、国际化的都市,整体上呈现着全球各色人种、各种主义的融合。学校里的人员也非常多元化,教授们和同学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都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大熔炉。"

张老师认为,适应香港的多元文化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提到,香港有着独特的城市氛围和社会制度,即使对于会看繁体字的大陆人来说,在香港也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那里的文化。此外,她还指出,香港的导师对于指导方式有着不同的倾向,欧美背景的导师可能更倾向于西方的方式,大陆背景的导师可能更倾向于内地的方式,印度和韩国人导师也有独特的风格,每个导师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在香港读书,你很难预测指导风格会是怎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张老师补充道。

   

香港大学毕业照


PART 2

科研


01 学术生涯中的挑战

张梦竹老师以深入的见解和真挚的感受描述了学术圈的挑战和成长过程,她形容学术生涯是一个“lifelong journey”。 在学术生涯中,撰写论文本身就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旅程。从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文章的完成,到不断追求新的研究想法,这是一个需要内驱力的长期过程。而学术生涯中面临的困难还不止于此,青年科学工作者们还需要面临申请基金的压力。除了科研工作本身带来的压力之外,青年科研工作者还需要学会如何去引导教育学生,和同样身处学术圈的工作者们建立起合作联系以及展示自己的研究。在张老师看来,在学术圈工作要求青年科研工作者不断的学习和成长,需要不断升级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学术启航的早期,张老师也面临过巨大的困难。全新的领域、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思维模式以及晦涩难懂的学术巨著为张老师的学术道路树立起了巨大的障碍。而那些和艰深文献作伴的岁月也为她后来的学术道路提供了足够的养分。转机发生在她读博生涯的第二年。那时候起,张老师开始接触审稿工作,这是她第一次从审稿人视角出发审视学术同行的工作,在刚开始博后工作时,开始担任了国际学术期刊的编辑,又开始从学术裁判的视角看待学术发表,在视角切换的过程中她逐渐完成了自己身份的转换。这个过程使她更加了解学术体系的运作。在学术生涯中,她适应着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身份,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不一样的困难,虽然还没有完全了解和享受这个过程,但现在的她已经逐渐适应了学术圈的节奏。

02 多学科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身边同学的专业背景越发丰富和多元化。得益于此,张老师结识了来自不同背景和学科的同学,他们有计算机科学的专业知识、工程学的实践经验、或是公共政策和人文科学的理论视野。然而,多元背景的交流虽然带来了调和不同思维方式的挑战,但是也带来了从不同视角解决学科问题的机会。对于张老师来说,不断学习不同学科思维模式的差异是值得的,处理差异的过程需要张老师不断进行辩证批判,博采众长,取其精华。正是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模式的逐渐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张老师的学术视野,让她能够在后来的研究中更加深入地探索问题的根源和背后的动因。

在香港大学这个推动力极强的环境中,张老师受到了持续的冲击和多样的挑战。在读博期间,地理和规划学科适逢新一轮计量和AI革命,这让张老师得以不断寻找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汇点,包括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挖掘学科交叉研究具有巨大的潜力。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不仅能够解决复杂问题,还能够为学术思维和知识的发展带来新的视角。在一次次克服学科交叉研究的困难中,张老师一遍遍去理解那些原本陌生的概念和理论,并迸发出无数全新的学术灵感。这种跨学科的探索让张老师在学术上快速成长,并为推动多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张老师在香港学习和工作期间


PART 3

课程宣传&寄语

01 关于《人文地理学专题讨论》

新学期,张老师即将开设一门名为《人文地理学专题讨论》的课程。地理学作为一门相当深入和复杂的学科,不仅包括了人文地理,也包括了自然地理和地理信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研究领域。只要涉及到空间性,都可以被视为地理学的一部分。在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地理学与规划结合,也只是从地理学中提取了对规划有用的部分进行研究,是地理学研究中很小的一部分。张老师希望在这门课程中为大家带来更加全面的视角,让大家更好的领悟地理学作为一门庞大学科的魅力。

这些年因为信息技术的冲击,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也发生了较多的改变,目前学界的研究开始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方向,研究的数据来源广泛,数量众多。所以在这门课程中,张老师也会讲一些前沿的地理学理论方法以及一些新的多源地理大数据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以及新兴的地理学、数据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包括社会地理计算、计算社会科学、社会感知和批判数据研究等。此外,地理学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有其特殊的学科魅力,地理学思维中也蕴含着许多人生的哲理。张老师希望即使将来同学们不从事科研工作,当他们步入社会面临着各种困惑和挑战,渗透在课程中的地理学思维仍能帮助同学进行思考和理解。

张老师指出:“地理学不仅要探索人地关系的普适性规律,也要我们充分考察和理解地方的独特性”,这要求我们走出浩瀚的数据和计算,去探索地球上不同人群的真实生活环境、状况和差异,张老师自己就是这一地理学思想的积极实践者。

 

张老师在世界各地拍摄的作品

02 对未来学生的期望

张老师表示,她并非一个特别擅长推动他人的人,但她希望她的学生内心能够有自我驱动的力量。她认为成功的科研工作者都有一股非常强烈的自我驱动力。对于张老师来说,如果一个人只是因为外部驱动而去读书,或者他自己并不喜欢科研却因为某种声音而去做科研,那实际上对他和对张老师来说都没有意义。张老师希望她的学生内心有一种驱动力,要么是自己想解决一个问题,要么是觉得自己在科研上要有所作为才选择在这个领域耕耘。

同时,张老师也理解学生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还需要一段时间探索,对于那个年龄段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探索自己的兴趣和决定,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回想起张老师自己当年在北大攻读研究生时的心态和后来的想法,她意识到这之间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张老师表示如果学生真的想从事科研,她会全力以赴地帮助他们走上这条道路,但是如果学生并不想将科研作为职业,她会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让他们发挥所长,顺着自己心仪的方向走下去。

03 “开心就好!”

被问到张老师对学院的同学们有什么样的祝福的时候,张老师对同学们的祝愿非常简洁明了:开心就好!

当代媒体带给我们无尽的焦虑,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完全足以养活多个地球上的人口。同时,随着成长,我们的物质欲望会逐渐减少,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体验,着眼于追寻自身的幸福。因此,张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把在北大度过的三年视为人生的一段经历,可以探索更多的人生可能并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而如果同学们真的对学术研究充满兴趣,并想像前人一样在学术界耕耘,那么张老师也愿意带领大家一同打开学术研究的大门。



个人简介

9l制片厂卢珊珊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长期聚焦“政策干预-人类活动-空间表征”相互作用机制,在多源地理大数据挖掘与城市计算、政策空间效应模拟和评估、理论化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经验方面取得系列成果,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发表于Annals of AAG、TIBG等期刊,担任《Heliyon》社会科学版副主编,《Asian Geographer》和《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等期刊客座编辑。



采访|胡班韶 段司南 黄诺贤

文字|胡班韶

图片|张梦竹

编辑|城规记者团 胡班韶

审核|张梦竹 邱玉叶